联系我们:18818846720
邮箱地址:18818846720@163.com
客流统计摄像头是现代商业场景的刚需设备,但安装距离的设定直接影响到数据准确性。太近容易漏人,太远又看不清人脸,这个"黄金距离"到底怎么把握?下面我们就从实际痛点出发,用大白话讲清楚解决方案。
很多厂家会直接告诉你"摄像头离地3米最合适",但这就像说"鞋子都穿38码"一样不靠谱。超市入口和地铁闸机的客流量、通行速度完全不同。我们服务过一家连锁便利店,最初按标准3米安装,结果高峰期顾客挤成一团,系统直接把一群人识别成1个。后来调整为4.2米斜角安装,配合广角镜头,漏检率立刻从15%降到3%。
最让商家头疼的就是顾客撑伞、推购物车造成的遮挡。某商场曾因雨天统计误差超过40%,我们给出的方案是:1)在雨伞集中区域采用双摄像头交叉覆盖;2)把安装点从门框正中移到侧方30度角位置;3)搭配AI算法自动补偿遮挡数据。三个改动后,雨天误差控制在8%以内,成本只增加了1个摄像头。
像机场行李转盘这种异形区域,常规安装根本不行。去年首都机场T3项目就遇到难题:弧形通道+高低落差。我们最终采用"高低双机位"方案:2.8米高的主摄像头抓整体人流,1.6米低的辅摄像头专门识别弯腰取行李的乘客,通过数据融合实现98%的准确率。这告诉我们:规则是死的,但解决方案必须是活的。
说到底,安装距离没有标准答案,关键要掌握"场景特性+设备性能+数据校准"这三板斧。下次遇到客流统计不准,别急着调算法,先看看摄像头是不是"站错了位置"。
专业工程师将为您介绍我们的产品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