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:18818846720
邮箱地址:18818846720@163.com
边缘计算架构通常分为三层:终端层、边缘层和云端层。终端层就是咱们身边的智能设备,比如摄像头、传感器;边缘层是离终端最近的"小脑",像路边的计算网关或工厂里的服务器;云端层则是远端的"大脑",比如阿里云、AWS这些大平台。这种分层设计能让数据就近处理,减少网络延迟,就像把便利店开在小区门口,不用每次都跑市中心大超市。
某汽车厂曾经遇到设备报警延迟的问题,传统架构下所有传感器数据都要传到总部云平台分析,经常错过最佳维修时机。采用边缘计算后,震动传感器(终端层)发现异常,立即由车间边缘服务器(边缘层)判断是否停机,同时把关键数据压缩后同步到云平台(云端层)做长期分析。改造后故障响应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8秒,每年避免停机损失超200万元。
杭州某区部署的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典型例子。路口摄像头(终端层)抓拍违章后,路侧边缘计算盒子(边缘层)当场完成车牌识别和简单分析,只把违章证据和统计报表上传云端(云端层)。对比以前全部视频上传云端的方案,网络带宽成本降低70%,处理速度提升5倍,高峰期也不会因为网络拥堵漏拍违章车辆。
这种分层架构特别适合三类场景:一是对实时性要求高的,比如工业控制;二是网络条件差的,比如海上钻井平台;三是数据量巨大的,比如4K视频监控。就像搬家时分贵重物品随身带,普通物品用物流,大件物品找搬家公司,各得其所。
专业工程师将为您介绍我们的产品方案